网上看了篇文章,觉得很不错,抄在下面。因原文没注明作者,在这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了。 t{ridA}
f5nAD
&v r0{]V^
编程概述 rN {5^+w
`zcpaE.@
编程术可以看作实用魔法的一个分支。编程魔法师用时间和精力做祭品,与生活在计算机中的精灵订立契约,以换取驾驭代码的能力。 :\1vy5 _
---fmddlmyy 34vH+,!u
-r{]9v2j
要提高编程水平,唯有多看多写。这篇文章看似经验之谈,实质还是灌水。本次灌水,拟定了以下几个主题: lWU? R
&G+:t)|S
§ 编程概述 2|+4xqNJm
kr]_?B(r
§ 软件开发中的方法论 3SOrM
x C>>K6Nb
§ 编程实践 )q%DRLD'G
@hOY&
§ 嵌入式编程的特点 hN1{?PQ
j0e1CSE
编程概述 K5d>{c
xkz`is77Y@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 “ 什么是编程 ” ,或者 “ 什么是编程的本质问题 ” 。这些讨论并不是要得出什么定义,我们实际上是在表述各种编程思想,以期加深对编程的理解。 t\<*Q3rl-
o6:p2W
1 编程不是艺术 `+WQ^dP@
4wwRNu*
我们的世界是模糊的、连续的、不精确的,但软件是精确、离散的、形式化的,这就注定了软件不能完全描述现实世界。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描述哪些部分,忽略哪些部分,这就是软件的本质问题。 PF;`mdi-,
--- Tom Demarco &) Iue<&2
}/.b@`Dh;
编程不是艺术。编程不追求完美,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p:|p?
[-Mfgw]i
和艺术上的 “ 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 相反,编程甚至不能忍受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它要求问题被表述成可编译、可运行的代码,文字和图表只是辅助交流的工具。 /vFdhh
_d3/="=
每个程序员有两个面具:职业的和专业的。戴上职业面具后,程序员会用能找到的最好用的工具,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在合理的成本内解决问题中必须解决的部分。 bd.t|A
e&="5.ik
而戴上专业面具的程序员,会不厌其烦地学习各种编程知识(很多都不是职业需要的),积累经验值,吸收可复用的模式和思想。他们会用大量时间去理解程序的表象和 CPU 的汇编代码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有着探索未知领域和练功升级的强烈欲望。 MqswYK-s
gMZ
`
他们在不断接近技艺的完美,而这个技艺本身是以不谈完美、但求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而这些努力的驱动力是好奇心和进取心。如同《魔法学徒》中描述的魔法师,一个魔法师所追求的东西只有志趣相投的魔法师才能理解,而不管他们出于哪个阵营。了解事物真相本身带来的满足就可以作为一切努力的回报, -M?s<R[&
locf6%2g~
2 控制复杂性 ).> O6A4:C
?$X1X`@
任何一个正在构建大型系统的人,天天面对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剔除不必要的、人为的、自找的复杂部分,并控制好剩下的,无可逃避的复杂性。 rIF6^?
--- Betrand Meyer sZ7BBJX2K
Ha/-v?E
编程可以被看成一种管理工作,管理的对象是代码,控制的对象是代码的复杂性。 SNf*2~uq)
:mz6*0qW
中国的传统思维比较喜欢谈本质,追求一种称作 “ 道 ” 的东西。而在编程上,表象和本质同样重要。所有程序说到底不过是一些汇编语句的组合,但了解这个本质在大多数场合都不能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QW}N,j$
L[ 7Aa"R
写代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当代码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对代码自身的控制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数量改变了本质。 e?!A]2
0N*~"j;r#M
管理的要诀是削弱、孤立被管理的对象, “ 使民无知 ” , “ 使民 ”“ 鸡犬之声相闻 ” 却 “ 至老死 ” 而 “ 不相往来 ” 。每个被管理的对象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对其它对象的了解应当尽可能少。通过尽量降低对象间的耦合程度来控制复杂性。 D7b]
;Nf\
Ea[K$NC)#
只有有效地控制复杂性,我们才能使用越来越大的信息块,驾驭越来越多的代码,用这些 0 和 1 的操作去实现前人没有,甚至无法完成的工作。 ukRbSJ5a5
M&K'5G)7
3 复用 m]:|j[!*M
Q68q76
编程技艺的核心是代码的复用。复用已有的知识是积累、提高的前提,否则就会像谁谁谁那样每天推石头上山,而不能累进。在上帝看来,重复是一种惩罚的手段。
BDT1qiC
'0>w_ge4
编程这个职业知识更新比较快,可以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有些人觉得累,但有些人却觉得其乐无穷,觉得从事这个职业是很幸运的事情。 ;3WVrYe
;?0k>
编程的实质是建筑,根据应用的需求,不断建筑更大的信息块。我们所写的所有程序,都可以被看作对语言的扩充。事实上,我们在不停地开发新的语言,我们所写的每个函数、每个类都是在为现有语言增加新的功能。我们按照适合特定应用的模式,组合各种信息块,完成实际的应用。这些信息块有的是我们自己做的,有的是拿来的。 |\/Y<_)JD
Qf}b3WEAI
信息块可以被组合的关键就是简单、明确的接口。所以,我们应当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应用编程。应用意味着变化和不可复用。将应用合理分解为模块,定义好模块间的接口,然后按照接口构建模块。模块分解的原则是: :Sd
iG=t
$17utJ58
§ 模块的耦合程度尽可能得低(有人称此为最少知识原则); Vi1=
E])
$&iw (BIq
§ 接口尽可能简单(有人称此为接口隔离原则); v9s/!<j
!Wz%Hy:ZK
§ 如果将变化的因素封装到模块中,每个模块应该只封装一个因素(有人称此为单一责任原则); q}mQm'
h*9s^`9)
§ 使特定于应用的代码尽可能得少 。 Ov=^}T4zl
ZkZTCb`/l
针对接口编程的好处有两个方面: y0D="2)
}<hyW9
§ 信息块可以被复用; ?oX.$E?(
~4fj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