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着当年同学考研那会,那个架势与疯狂,让我感到心有余悸。我自认为天生就不是搞研究的料。也没那闲工夫去混文凭。 pwo$qs(p
我对人才的理解只有2种:第一:学习型。第二:创新型。 F_@B ` ,
Cy-p1s
我更偏爱后者。创新型的人:思路灵活,兴趣爱好广泛,最主要他们即可以做多面手,也可以做杂家。此类人善于学习总结,喜欢做实战演习,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与协助精神。 e$9a9twl
72l:[5ccR
学习型的人才:逻辑思维很强,对于学术研究理论方面有深刻见解。他们通常有技术专长。如果再深入研究,吃透,吃精,足够高枕无忧一生。遗憾的是这类型的人:凤毛棱角。 *7AB0y0k
[4"(\r\f
中国教育体制的局限,就业压力的日趋严重。考研热,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却是很多人痛恨与厌恶,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研究生毕业的薪资一年比一年要价低,有的居然按本科标准算。这就是文凭与学术之间的尴尬。 bxa>:71
[n"eD4 )K|
我不知道研究生3年,他们可以学到什么?但我知道一点,研究生也有研究生的悲哀。考研人的悲哀又有何人能知?在这个名利社会,浮躁校园。真正安心读书的人不多。逃课,做弊,同居,已经是高校的代名词。 utck{]P
B-
@bU@H
现在好多校园留守族们,又有多少辛酸往事,又有多少人在为所谓的研究生光环拼命?又有多少人吃住父母心安里得去考研?期望有一天“范进重举”。遗憾的是:考上了,不一定会录用你。录用了,不一定会勉费供你读文凭。 .gO|=E"
v!I z&M:z
如今企业看中能力大于学历的越来越多。与其研究生混3年,不如就业3年,完全不一样。04年开始,研究生的工作就很不好找了。我有些兄弟也是今年研究生毕业。压力很大。就连以前别人认为,只要是科大的研究生出去,就是牛人的言论,已经不吃香了。 , Q0Y} )
|k}<Zz1UM
现在的导师,一个人带几十个研究生。我不知道这些人研究什么东西?而那些逃避就业,拼死拼活混文凭的又在想什么?当然其中也有好好提升自己的。只是这种人已经快灭绝了。 'Xik2PaO
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