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研究生考试完毕,答案我没有对,因为我不想去对答案了。专业课不理想,英语完型肯定挂了。 (D>_O$o
@Xo*TJB
!Z$d<~Mq q
对于数学复习: N>I6f
个人觉得数学要塌实的学,最基本的点要掌握,要大量的做题目,虽然短期内可能你觉得没有太大效果,但是长期的(比如3,4个月甚至半年的坚持),你会看到很大的效果。 =D1
陈文灯的书很好,不要认为题目旧了,或者以后数学简单了,其实我个人感觉陈的书很好,方法掌握了,没有解决不了的题目。今年数学选择题还有原题,好象。反正题目很不陌生。 Q}AZkZ
★考试前要多模拟,熟题目要记住,学会总结常见的体型,学会归纳总结。今年数学的那条微分大题,我在某本模拟试卷上做过,当初做错了,考前晚上我花了一点时间把过去的做错的做了一遍,结果真考到了。 '`jGr+K,wU
[^hW>O=@TN
&4?&tGi
英语的感慨: s)-oCT$[
太郁闷了,如果你英语很好,而且有自己的方法,不要去相信别人的。我听sina上有某老师建议说完形最后做,抓住作文,其实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别人题目这样设计是有道理的,不要随意违反自然规律,今年我完形最后还有5分钟了,还要填答案,基本上属于瞄一眼就选,很亏。我不想对答案了,因为对了,我也不知道我当时选了什么。英语作文平时带着练练。我想一个星期写一篇就足够了。 h^3gYL7O6
★对于阅读,我想说的是:考研的人都有个毛病。把阅读完全当成是模拟练习,做着题目就想着"不知道这一次会错几个",往往不去认真分析思考,看了个答案了事,一回宿舍,大家一交流:“我今天做XX年,错了3个”;“哦!牛” 或者 “太郁闷了,错了8个”“我也不行啊,而且我完形很差”……这样,总是把阅读当成了吃饭一样,标准只是吃饱了没有,而不是有无营养,到最后是会吃苦头的。真正考试了,就想,不知道要错多少个呢,这样心理很吃亏的。平时不去分析自己错在哪里,到了考试,你还是对于真题的规律和技巧一点不知道。 V*?cMJ_G
\|HtE(uCM1
6 >kU Lp
)iN;1>
0*{(R#
!l[;,l
政治的想法: digc7;8L
个人觉得与其狂做选择题,之前不如先把红宝书看一,2遍,把重点的原理背下来。那样做选择才有效果,你才记得住,我个人就觉得《序列2》是浪费了,当时做其实一点效果没有,当你把红宝书背了,做选择题也容易记住了。今年有几条选择题我做过的,但是我就是记不住答案了,因为关键是我当时还没看书,还不理解。 Bu:%trlgV
大题目一定要背书,背重点原理,说白了 哲学也就是"联系普遍性" 等等。这些原理不要觉得差不多掌握就好了,知道个大概。到头来一分都没有。每个原理该有几点,你就背几点。 7b"fpB
“联系普遍性”有4点 ,红宝书上,一定要写。同一性有3点,等等。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全背了,所以政治大题一点不慌,而且容易根据这样原理联系实际,进行发挥。否则你自己凭空想,难免有达不到的点。 7#LIG r
#T7v]@K67
rS1 gFGrj
m.<_WXH
★要相信知觉,我1个多月前梦到要考"垄断",我和我同学说了,今年肯定考,结果真考了选择题(我不知道选的对不对) 。 5H3o?x
最关键的是:要学会自己“押题目”,自己去联系实际,觉得哪些回考,并且进行串联组织,自己尝试着用手把答案写下来,组织下来。理解的东西才更深刻。自己光看别人的答案,第一,不一定标准,第 @|Pm%K`1
m\>gOTpA4
$ f:uBhM
v-8>@s jy8
N3G9o`k
二,可能并没有结合书上标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解答。做题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了让你更好的掌握那些知识点。 #49l\>1z
今年的大题目我都压上了, 不是吹牛。我自己总结的笔记还在,不信大家可以看 其实那些老师所谓压题,并不一定适合你自己,因为你自己觉得重要的,往往也是命题人觉得重要的,最后的试卷不就是为了测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吗?考试目的不是为了出偏出怪,难住你,而是为了检测你对知识的把握。 Z ]A
|"6<
遇到比如热点问题,比如“三农”,“社会保障”,要结合多本参考书,结合红宝书的标准自己总结发散,尤其要重视党中央文件的表达,写上去,很有效的。 <nk|Z'G E
3fOOT7!FL
KsULQJ#,
I!/32* s1t
LW1 4 'A}
专业课的教训: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