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位于省会的西南方向,距市区22公里,在鹿泉和元氏交界处,虽然它只有海拔800多米,但是由于它矗立在平原的边缘,则更显得挺拔峻峭,这里多奇峰怪石,碧溪清泉,密林繁花,相传梁祝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GfQ^@Tl
故事:梁祝的传说作为中国的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被人们所喜爱所熟知,这个传说的发源地,目前在我国有三省七地之说,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浙江的宁波,然而,我们在元氏县的县志崇祯志中发现了这样的记载。有书院随水冲不坏,为梁祝魂所保佑也…。同样还是在崇祯志,在它的古迹篇中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南佐镇有吴桥,梁祝墓,说明这个传说在唐朝之前就有了。在封龙山向西大约几公里处的南佐镇,还有县志中记载的,宋代地方官员为纪念梁祝所修建的古桥,其中西侧已经重修,这里就是传说中梁祝十八里相送的地方,据说在桥的北面还有一座梁祝墓和石碑,在文革的时候被破坏掉了。这个镇的周围正好有梁(南佐)祝(北佐)马(长村)这三个姓,这个故事也正好以书院为依托。所有这些对左证这个传说的发源地到底有多大价值,目前还不好下结论,但这至少从侧面说明了封龙山书院的历史久远和教育发达。 n%8#?GC`
封龙山书院发展历史简介: YmA) @1@U
在封龙山办教育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41年,也就是东汉建武17年,当时著名学者伏恭在常山郡做太守。非常重视教育,有一个叫李躬学者从那时起开始在封龙山接庐授业。由于李恭才学丰富,办教育相当有成就,影响也很大,后来还做了当时的宰相,相传光武帝刘秀北征的时候,随行的尹皇后在山下的万年村生下刘庄,寄养在这里,刘庄曾经在封龙书院拜李恭为老师在这里学习。后来刘庄当了皇帝,免了当地多年的钱粮,县志里有诏书的全文。唐,五代以后书院这种传授知识的形式兴盛起来,风龙山成为河北省书院的发祥地,到北宋时期,河北见诸记载的书院仅有三处,并且全在风龙山中。在这个时期,风龙书院最有影响的人物就是曾经在此学习后来还当了宋朝宰相的李舫。这些教育志里都有记载,宋代有四部大书,其中三部是李眆编著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资料显示, 《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俯元龟》被称为宋代大四书,其中〈太平御览〉是一部总计一千卷的百科类全书,被后人称为分类书之冠,〈太平广记〉则是一部小说大全,有500卷之多,这两步书是目前研究五代以前的相关历史的最完整的资料。 HO G=c!b
北宋建国,有很多人才都是石家庄附近的,开国大将曹宾,还有韩亿,他们家族出了很多大官,号称曹半朝,这些人才和当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风龙书院对当时的教育影响相当大。 kOz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