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4月1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愚人节,但是,上帝在这天也要叹一口气了,因为他也被愚弄了。在1955年4月1日清晨,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林徽因女士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 b3+F~G-I"
W JG8E7
据说上天对人是最公平的,给了你出众的才,就不再给你倾城的貌,反过来也是如此。但是林徽因是个例外!上帝也有动心的时候吧,对于林徽因,上帝是如此偏爱,不仅同时赐给了她才貌,又多给了她一样东西,那便是女人梦寐以求的爱情…… Y:]m~-T
}r;#|=HR
林徽因的容貌,虽算不得惊艳与妩媚,但是我没见过哪个女子有林徽因这样完美匀称的一张脸,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清秀,女人的美让她发挥到了极致,从少女时期清秀明丽,到少妇的端庄雅典,甚至在病榻上的最后几年仍不失女人的风华…… WCwM+D
~JDVoS;>jU
无怪乎当代大诗人徐志摩到伦敦两个月就认识了林家父女,对十六岁的林徽因一见钟情发起了爱的攻势,其热烈的程度有徽因之父林长民的信可证:“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 Uk0
0lPG.U
,V ) |A=ml
徐志摩要离婚!和原配张幼仪离婚。在当时那个年代离婚可是大事儿……好在林徽因的父亲申明大义,及时扼断了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疯狂行为,于1921年10月带着林徽因回到北京。 N7dI}ju
B3@\Ua)
林长民阻止徽因与徐志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徽因早已经许配给了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林徽因随父亲去英国之前,他们就互相认识了。那时,梁思成已经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科班。 zd{\XW
'/<f'R^
但是徐志摩岂肯轻易放手自己的爱情,他不仅快刀斩乱麻,犯了天下之大不讳离了婚,一离婚便追随林徽因回国了……然而一到北京,他就知道事情不是那简单的了。他的恩师梁启超给他来了一封长信,劝他:“义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然如捕风,然先已予多人以无量之苦痛”。梁还感叹:“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若尔尔者!” Hni?r!8r
_'U(q\ri
纵然梁启超是他的老师,徐志摩也不会买这个帐,他铿锵有力的回答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话等于说那么咱们就较量一下吧。 s)7sgP
$6*6%T5}
但是徽因没有给徐志摩和梁思成较量的机会,她出生在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看多了也看透了人情冷暖,她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于婚姻来说,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林徽因喜欢和梁思成在一起,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有太多的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所以她很快就进入了梁启超准儿媳的角色,和梁思成双飞美国,学习建筑去了。 x^6b$>1
Q=F4ZrNqD
林徽因最大的成功就在于经营家庭,她和梁思成相濡以沫,走完了她的人生的最后一分钟。她的家庭是如此完美,我想和她的理智聪明是分不开的,几十年的婚姻证明了这一点。而在这几十年中,一个出色的女人肯定还会不断的遇到感情问题,而她能成功的处理好这些,又是和她的诚实而直率的性情分不开的,你看过哪个女人会直接对老公说,唉,我爱上别人了……而林徽因就能这么说这么做。 70T{tB
=(p]L
金岳霖是林徽因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金岳霖是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从青年到晚年,金岳霖几乎是“逐林而居”,梁家住在哪儿,他也前院后院的住在哪儿。当时林家住在东总布胡同的时候,金岳霖就住在她们家的后院,有一次梁思成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他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和梁思成谈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对丈夫谈话,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 &z;1Z
>~rytg] f
听到这事梁思成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紧紧地抓住了他,感到血液也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梁思成想了一夜该怎办?他问自己,徽因到底和谁在一起更幸福?从这点上,我也看出了梁的大度,做为一个男人的大度。他把自己、金和徽因三个人反复放在天平上衡量。他还觉得尽管自己在文学艺术各方面有一定的修养,但缺少老金那哲学家的头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于是第二天,梁思成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徽因。他对她说,你是自由的,希望你幸福……。 o=I.i>c
}+GIrEDId
当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话告诉金岳霖的时候,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谓非同一般。金岳霖一直恋着林徽因终生未娶。有多少男人能做到为了一个女人不娶呢?除非真的是爱她爱到了骨子里! n]v,cfn/=<
*ZV=4[#bT
直到林徽因去世后很多年,有人要金岳霖为林徽因的文集说点什么素材。金岳霖沉默了很久,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说,也不愿有这种话。”金岳霖此语,林徽因在天之灵若能感知,当泪洒江天,真可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o}mV.&